|簡介|
本書以護國神山位於何處談起,從清代拓墾歷史為起點,爬梳詳實史料,從各個面向切入,以辯證的思維,為這片在古地圖中介於土牛溝與隘防線之間的金山面地區,留下一部足以傳世的經典生命史。
本書將金山面悠久的歷史與文化、豐富多彩的人文風景,不可取代的共同記憶與文史價值,透過全方位的書寫,留下完整文字紀錄,並對金山面各項議題、當代科技與人文的對話,提出深刻的討論與反思。
|目錄|
自序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--從事社造工作之契機及想法
一、介於土牛溝與隘防線的金山面
二、「關西橋」到「關東橋」地名的演變
三、尋訪冷水坑溪
四、柯子湖溪
五、新竹市第一高山—五步哭山
六、世外桃源---風空
七、介壽路的變遷
八、義民爺與神豬
九、開台金山寺
十、槺榔伯公、文瓊山伯公與福興宮
十一、集福宮與三福宮
十二、開山伯公的故事
十三、撥開河南公的歷史迷霧
十四、金山面與在地家族發展之關係--從腳底下價值出發的鄉土成長
十五、至德家祠落成---安龍謝土、出破軍暨阿公婆安位儀式
十六、金山面的窯業
十七、關東市場變遷史
十八、介壽堂戲院興衰史
十九、陸光新村
二十、金山街的美麗與哀愁
二十一、柴梳山優質文化生活圈--風華再現˙人文薈萃
二十二、新科國中與新莊、千甲車站命名事件
附錄
一、竹中國小古石碑
二、忠言逆耳文集
三、有關金山面著作序言彙整
四、變遷中的竹塹客家
五、科技與人文的對話
六、大家看吳慶杰
後記、文史里長斜槓人生路
|作者|
吳慶杰
台灣新竹客家人,1947年生,前新竹市東區金山里里長、新竹市金山面文化協會理事長、金山面文史工作室負責人、新竹市文獻小組委員、客委會諮詢委員、金山面米店老闆、新竹市米谷公會常務監事。著有:《矽谷幽蘭-金山面》、「風起雲湧」金山面》、《竹中鄉土誌》、《蓄大豬把門風-竹中吳屋家族史叢書1》、《故鄉事還記得-竹中吳屋家族史叢書2》、《做文化顯祖宗-竹中吳屋家族史叢書3》、《「矽谷幽蘭」金山面的文史 之旅和社區營造工作》(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發行)、《金山面社區營造工作之我思》(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發行)、《金山面美學》(與陳板合編)、《金山面人文導覽》(與陳板合編)、《變遷中的新竹市客家》(新竹文化局發行)、《北台灣自然生態(與陳玉峰等人合著)》、《尋伯公:石板伯公田野調查的美麗書寫》(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發行)、《走讀金山面》繪本(新竹文化局發行)等書,在各報章雜誌亦常有作品發表。